陈光良自然也知道这些,他对香港地产也比较精通,这个年代建筑审核不算严格,但规定不能超过五层。
“建筑方面,你们要拿出新的设计,适应人们逐渐对生活追求的品质需求,抓质量、抓效率。”
“好的,我们不仅从沪市招揽建筑人材,也从本地招揽了人才加盟,现在公司已经四十多人,重回我们当初沪市地产领导者的气势。”
陈光良拍拍严宽的肩膀,这是对往昔的地产辉煌的一种回忆。
这一次,他至少要购买能建700幢建筑的地皮,相当于至少需要100万平方尺以上,仅地皮费就需要投资1000万港币以上,即250万美金以上。
还有建筑费,仅前面的300多幢唐楼,就需要重建和维修资金200万;而剩下的700幢楼(公寓折合多少幢楼)的建筑费,怕是至少1400万港币,即350万美金。
当然,这些费用是陆续投入的,一部分是采取‘以租养建’的模式,而且建筑部分是持续到1950年的计划。
不过一旦完成这个目标,陈光良就是香港的‘收租大王’,当然现在也是。届时仅长江地产就可以提供5000层楼,差不多三四万人的入住。
“明年争取建一批住宅物业起来”
“没问题,明年至少能建好800套住宅。”
“嗯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